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道

  1. 中国的先进分子之所以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 鉴于学习西方的痛苦经历加之十月革命成功的启示;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通之处;
    3.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展现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的任务。
  2.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3. 中国革命早期遭受严重挫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4.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闪耀真理光芒,也只有实现中国化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正是由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6.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7.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9.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讲 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毛泽东的伟大功绩:
    1. 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3.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4. 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做出巨大贡献;
    5.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4. 1945 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先后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等,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革命,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取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6.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7.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严重的,但是与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贡献相比,无论是分量上、时限上,还是历史影响上,都是显然不同的,不能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
  8.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被称作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9.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科学界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0.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就是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11.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2.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4. 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第三讲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是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3. 1948 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人民大众的”就是指的革命动力。它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6.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8.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1. 领导力量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不同,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2. 和世界革命所属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3. 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
    4. 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经过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9.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分两步走: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10.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11.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2. 毛泽东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3.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第二,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存在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武装的存在。第五,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地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14.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总原则: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6. 坚持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18. 党的作风概括为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四讲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1. 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领导,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三种主要成分。
    2. 政治上,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社会阶级主要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三种阶级力量组成。
    3. 文化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必将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 建国初到解决土地问题之前,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仍然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4. 中共中央在 1952 年底开始酝酿,1953 年 6 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 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 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
    3. 制定了正确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4.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
    5. 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创造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过渡形式。
  6. 适合中国特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初级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和高级形式(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2.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期间,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后——“定息”;
    3. 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7.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8. 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开始。
  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 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 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5.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并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们经历了从照搬苏联到“以苏为鉴”的转变。1956 年 4 月和 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提出“以苏为鉴”。
  2. 《论十大关系》中谈到的十大关系,即: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党和非党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3. 1956 年 9 月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做《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提出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度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4.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1.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 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3. 矛盾性质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4.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
  5. 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原则: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在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6.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思路,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坚持“两条腿走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关于所有制调整,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毛泽东提出企业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8.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9. 关于科学和教育,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10.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和经验借鉴;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1. 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 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 20 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3.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第六讲 邓小平理论

  1.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1982 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题。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开创性贡献。
  3. 1987 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4.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5.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999 年又载入宪法。
  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7.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等。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11.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1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3.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断,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1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15.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七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世纪交替之际,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并还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2. 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3. 在应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到逐步深化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
    • 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要求。
    • 2000 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 2001 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 2002 年,江泽民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 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 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三个代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八讲 科学发展观

  1. 2003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3. 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5.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6.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7.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8.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要协调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发展的均衡性。
  9.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0. 坚持统筹兼顾,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1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2.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九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 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重大判断:
    1. 1956 年党的八大决议: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主要依据:
    • 第一,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 第三,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4.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5. 新时代的内涵:
    1. 从历史脉络来看,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 从实践主题来看,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 从人民性来看,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 从民族性来看,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 从世界性来看,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就的时代。
  6. 新时代的意义:
    1.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7.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八个明确”:
    1.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坚持新发展理念;
    •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于 9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年的伟大实践,聚合了 13 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具有无比深厚的现实基础、十分鲜明的实践特色,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
    • 第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第十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2.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3.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
  6. 中国梦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7.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十一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
  4.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5. “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6.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7.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8.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9.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10.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第十二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4.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8.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9.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0.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十三讲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2.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 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 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 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第二,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第三,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第四,必须发扬中国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四种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10. 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2.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3.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四讲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2.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3. 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4.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
  5.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 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7.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8.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9. 以每年 4 月 15 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公务员培训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10. 党和政府应加强和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十五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3.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5.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
  6.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7.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
  8.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9.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应遵循的原则是: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三,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四,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1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11. 加快生态声明体制改革,第一,推进绿色发展。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12.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第十六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
  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包括: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5.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 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特别是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些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 2014 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
  9.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10. 新形势下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危险”,因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11.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12.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坚持标本兼治,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13.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第十七讲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标志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科学指引着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
  2.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 一是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 二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 三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 四是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 五是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 六是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 七是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 八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 九是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变革,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 十是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3.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4.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5.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是: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6.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是抽象的原则要求,而是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的。这些制度包括: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
  7.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 2020 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8.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2. 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4. 深入推进练兵备战。
  9. 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改革是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10.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总的来说,就是要加快形成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
  11.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新型作战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前瞻力量、是生成新质战斗力的强力引擎、是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
  12.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1. 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2. 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3. 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1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发展。国防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只有把国防建设搞上去了,经济建设才能有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同时加强国防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14.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坚持全国一盘棋。
    2. 健全体制机制。
    3. 强化战略规划。
    4. 突出重点领域。
    5. 军政军民团结。
  15. 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第十八讲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2.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3.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4.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机遇,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5.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6. 新型国际关系,“新”在相互尊重,“新”在公平正义,特别是“新”在合作共赢。
  7. 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合作共赢使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各方的共同受益。
  8.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就要做到:
    1. 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2.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3. 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4. 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5. 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9.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应对涉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10.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要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11.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3.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所提出的宏伟构想和中国方案。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
  14. 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1. 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2. 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3. 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4. 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15. 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合作。
  16. 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2. 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 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4. 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第十九讲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三次伟大历史贡献:
    • 第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第三,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
    •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6.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7. “四个伟大”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8.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9.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10.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不坚持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11.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1.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 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3.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12.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13.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